第(3/3)页 “如此……如此,就多谢老板了。” 袁韶华这才告诉大家,古墨收藏一直都是小热门。可不仅仅是近现代才有人收藏名墨,古代就开始的。 墨的发明上溯西周。由于墨是消耗品,所以能传下来的古墨数量有限,今天而言,唐宋墨传世品已不可得见,能见到最早的,又能使用的是明代制品。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龙香御墨,就是明代的皇家宝墨,极其稀少。” 这种墨,是以制墨煤烟为主,与“龙香剂“诸药品相互混合,由动物胶配制粘合而成的具有独特香气的高级药用墨品。 听到“极其稀少”这个词,直播间的观众终于忍不住吐槽了。 就这? 也叫极其稀少?大半箱那么多。 开什么玩笑? 袁韶华继续解说,告诉大家,明代之后,墨可分为四类,一是御墨,供内府皇室所用;二是贡墨,是封疆大吏进贡之品;三是私家定制墨品;四是市售墨品。 “前两种基本不计工本,价值之昂可以想见。私家定制墨品,种类最多,定制者身份、地位不同,墨品价格也不同。” 明代制墨,可算中国制墨业的顶峰期,无论是墨店的规模、数量、还是墨本身的制作工艺,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墨锭从实用具变为既实用又可赏玩并成为收藏家争相收藏的艺术珍品,很大程度上,是明代墨工和当时的文人共同参与的结果。 说到这,大家也明白,眼前的“龙香御墨”就是明代最宝贵的墨锭。 “还缺副馆长吗?” “想屁吃呀?就你们也相当副馆长?能当个保安就算不错了。” “这入职礼物,未免太丰厚了吧?这种古墨,搞不好就超过十万元一块。” “大佬,博物馆没有其他岗位了吗?” ……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