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苏如姝说的一脸真诚,掰起手指头就开始跟姜书玉分析利与弊,“而且赢不了店铺就开不了绣坊,开不了绣坊咱们就没有钱,没有钱咱们就得喝西北风,西北风喝多了咱们就死翘翘了。” “停停停,娘给你保密,保密,我可喝不惯那西北风,娘还指着你今晚给我做桃花羹汤呢。” “今晚让你和妙妙姐喝个够!” 吴妙妙看着她们娘俩的日常欢乐,也忍不住捂嘴一笑,“我看阿姝可不像是不懂事的姑娘,她自己有分寸的,咱们依着她就是了,也算是为了咱们绣坊。” 姜书玉点点头,表示认同。 其实,苏如姝本来无意撒这个谎,毕竟她早在镇上为她娘和妙妙姐物色了一块地理位置极佳的店铺,就等她们裱好绣品,选个良辰吉日就开始敲锣打鼓准备开店了。 现在仔细想想,她好像确实忽略了一件大事,一个绣坊,单单两个绣娘怎么够? 这段时间苏如姝不在家,姜书玉和吴妙妙也抓紧赶制了好几件绣品,而且她们上次听从了苏如姝的建议,已经不仅仅只将绣品局限于丝绢上,她们开始绣在夹袄上,小姑娘们爱穿的裙摆上…… 村里不少会绣活的女人们还特地赶来学习,想跟着她们一块做刺绣。 毕竟村里人们常年靠天吃饭,当然有不少媳妇家平时也爱绣绣花拿到镇子上去卖,给家里也多分收入。 这样看来,等她们绣坊开起来,可以从村里选出来不少绣娘来绣坊帮忙了。 自己这几日都围着酒楼转,但是开绣坊确实是她娘的一大愿望,不如就紧着这两日在村里发掘一批好的绣娘。 与其去镇上别的绣坊花重金挖人,还不如自己培养一批有本事的绣娘,村里人的心总归还是淳朴些。 苏如姝把选拔绣娘的计划跟姜书玉和吴妙妙表明后,得到二人一致的赞同,而且吴妙妙最近也是有意无意的注意到村里有几个手巧的小媳妇,人也聪明,当即就跟苏如姝推荐了。 苏如姝心里考量一番,就有了主意。 没错,她要选拔绣娘了! 她先把选拔范围初定定在周围几个村子里,那些村里手巧的小媳妇,出活利索的大嫂子和未出阁的姑娘家都可以来参加选拔。 而且苏如姝给出的价格比镇上绣坊的正式工绣娘的工资还要高,平日还免费给她们做培训,这怎么能让人不心动?哪怕自己闲来无事学个绣功也是好的。 第(3/3)页